设为首页| 加入收藏

为孩子补上缺失的德育课

      一名15岁的中学生,在三千多年历史的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上涂鸦,留下“丁××到此一游”的字样,引发国人关于文明的大讨论。

  一句“谢谢室友不杀之恩”,成为近段时间微博的热门用语。起因是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,疑遭室友投毒,经抢救无效去世。

  因为老师劝阻其将饮料带入学校,广西柳州市一中学初二男生将老师拖入男厕殴打。

  数字显示,因为德育缺失,最近五年,全国25岁以下的涉嫌犯罪青少年达十几万。

  权威教育专家认为,在目前应试教育的重压下,思想品德教育几成空壳。在许多家庭,孩子都是“小太阳”、“小皇帝”,部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人生价值观念不能充分、健康地构建,不文明行为屡屡发生,自私冷漠、胆小怕事、不讲文明、道德感缺失、心灵脆弱……

  他们发出预警:孩子是国家的未来,担当着中华民族崛起的重任。如果不及时为孩子补上缺失的德育课,我们的孩子、我们国家的未来将以何种面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?

  意识到这一点的并不只有教育专家。早在2009年,云阳县就开始强力推行“文明礼仪进课堂”,力求构建学校育德行为长效机制,改变青少年道德教育缺失的状况。

  12岁孩子,一被批评就轻生

  云阳之惑:孩子们怎么了?

  “扑通”一声,打破了沉寂的夜。那是2009年冬季的一个夜晚,云阳县长江边,一个12岁的生命就这样永远地逝去了。孩子之所以轻生,是因为在校被老师批评,回家又被父母骂了。

  心灵脆弱、经不起挫折和打击,这是青少年普遍存在的现象。相关调查显示,我国未成年人自杀比例呈上升趋势,且明显低龄化,15岁—35岁人群死亡第一位的原因就是自杀。上文提到的这名12岁的中学生,就来自云阳县某中学。2010年,云阳县涉生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达到8人。

  不仅如此,在日常学习生活中,青少年不讲究文明礼仪、不尊重父母、不懂得感恩的现象,在云阳也曾屡见不鲜。

  “小海,明天是星期六,妈妈想带你去买件新衣服,你有空吗?”

  “没空,我明天要和同学踢球。”

  这是云阳县一公司职员刘琳与儿子之间的短信对话。类似的对话,在刘琳的手机里还有很多。自从儿子上高中后,就变得越来越不喜欢和父母说话。最后,刘琳不得不采用短信的方式和儿子“交流”。

  这不是刘琳一个人的困惑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云阳县第三初级中学副校长王安全也深有同感。

  2009年9月,开学伊始,王安全去看望住校的学生,进了寝室门,几个学生正埋头玩手机,一脸漠然。对于走进来的王安全,没有一个人抬头和他打招呼。

  “孩子们这是怎么了?”这是王安全当时的疑问。

  随后,王安全了解到,不仅在学校,在家里,孩子们与父母也形同陌路;在公车上,面对白发苍苍站着的老人,他们仍专注地埋头玩手机;在大马路上,成群结队横穿马路的情形屡见不鲜。

  在云阳,还有一个特殊情况。据县教委主任陈洪荣介绍,云阳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,全县有建制学校125所,学生19万,而留守儿童就占7万,抚养这些儿童的重任绝大部分由家中的老人承担。亲情的缺失,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,学生心理失衡、道德失范的状况难以避免。

  抓德育教育,迫在眉睫!于是,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,云阳将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列入全县学校的课程表,按小学、初中每周1课时,高中每两周1课时进行课堂教学。他们希望,“一德立而百善从之”——在孩子成长的阶段,通过学校教育,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、良好的习惯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。

40分钟的课,老师不说一句话

  云阳之策:寓教于乐,润物细无声

  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骨感。

  让云阳县教委等职能部门没想到的是,文明礼仪、德育教育从娃娃抓起,最初不仅没得到家长们的支持,就连不少学校的老师、校领导也对此不理解——

  有家长反对说:“学生把成绩搞好就行了,上什么文明礼仪课?”

  有老师质疑:“大家都在抓分数,我们现在这样搞,是不是抓偏了?”

  对此,云阳县的态度是:干起来再说。对校领导和教师,专门进行文明礼仪培训,并将课程教学纳入考核内容;对家长,则希望通过孩子们的转变来获得认可。

  日前,在云阳县杏家湾小学,记者就感受了一堂有意思的文明礼仪课。

  “过马路要像孙悟空——东张西望。遇到红灯要像老虎——有耐心。”“倒掉的是剩饭,流走的是血汗”……

  打油诗、绕口令……生动有趣的形式,充分调动起小学生们的兴趣。在短短的40分钟里,他们争着举手发言。除了编写幽默有趣的教材,云阳县还开展了“道德感悟工作室”活动——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加强德育教育。

  “一滴尼古丁能毒死一头肥猪”,“吸烟——分期付款买死亡”,伴随着视频中被烟熏得发黑的肺的影像,这些话一次次闪现。这是记者在云阳中学高二年级的一堂主题班会课上看到的场景,全程40分钟《请勿吸烟》的视频,老师不说一句话,让学生自己去看,去想。

  看着恶心的画面和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,学生杨进的头上开始冒汗。班会结束后,他悄悄地把口袋里剩下的半包烟扔进了垃圾桶。

  “高中生和小学生、初中生不同,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,特别讨厌说教式的教育。”云阳中学副校长余小游说,“道德感悟工作室”就是要“让道德以‘润物细无声’的姿态影响学生,继而改变他们。”

  面点工人意外收到一束鲜花

  云阳之变: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

  “妈,你哪里不舒服?喝口热水吧。”当病中的刘琳听到儿子的这声问候时,眼泪差点掉下来。

  自从学校推行文明礼仪、德育教育课后,慢慢地,刘琳发现儿子变了,主动和她说话,还学着分担家务事。

  刘丽是云阳县第三初级中学食堂负责做面点的工人。去年6月,正在准备中饭的她突然看到几个初三学生背着背包,拿着一大捧鲜花走进食堂。几个孩子径直走向她,对着她鞠了一躬,然后说:“刘嬢嬢,我们毕业了,谢谢你这几年的照顾。”

  接过学生们送来的鲜花,眼泪模糊了刘丽的双眼,“我给别人做了十几年的馒头包子,还没有谁因为这给我送过鲜花。”

  而这几名学生中,就有三年前在学生寝室里,连头也不愿意抬起来和王安全打招呼的孩子。

  学生们不仅自己讲文明礼仪,还以自身的言行影响家长、社会。

  “爸爸,你把衣服脱了吃火锅好不文明哦。”面对家长,他们也“仗义执言”。某中学的老师本是一个“老烟民”,学生通过周记给他提意见后,他彻底戒掉了抽烟的习惯。

  如今,在云阳县城,学生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:讲文明、懂礼仪、见义勇为……2011年,云阳县涉生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减少为5人;2012年,这个数据变成了“0”。来自该县公安局的数据显示,该县的未成年人犯罪也逐年下降。

  重视文明礼仪,不仅没有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成绩,反而产生了很好的推动作用。

  以云阳中学为例,该校考上重点本科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,从2009年的387人,上升到2012年的713人;本科上线人数也从2009年的1071人,上升到2012年的1563人。

  去年年底,云阳县已提出“以礼养德”,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“中国礼仪之乡”,在全社会塑造讲文明、重德育的大环境。

  效果到底如何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来源:重庆日报

 

福建省礼仪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0
地址:中国•福建省福州市北环西路392号左海科技大厦B座10层1001 联系电话:0591-87869706 87869806
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171号 备案号:闽ICP备0810130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