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市文明办等发起冰城首个“让座日” 老人送出“让座感谢卡”9月3日,一网友在微博上晒出自己在公交车上“与众不同的让座经历”。原来,老人坐下前,送他一张“让座感谢卡”,上面写着温暖的话语,旁边还有老人的电话。小卡片拿在手里,小伙子感觉心里热乎乎的,全身顿感“正能量满格”。 每天坐车五六趟 见人让座就发卡 9月3日,哈尔滨微吧网友“上回微博改回名”自述,他在17路公交车上给一位老人让座,老人送给他一张特制的“让座感谢卡”,他把卡片照片发上微博,新奇中带点自豪。 9月3日,记者联系上了发卡的老人。老人名叫张金旺,今年81岁,家住黑山街。老人说他每天要坐五六趟公交车。说起“让座感谢卡”,张大爷打开了话匣子。2004年,张大爷目睹一位老人在接受让座后,态度冷漠,毫无感激之意。 回到家后,想起车上老人的态度,张大爷认为,每个接受帮助的人,都应怀感激之心,不能冷漠对待他人。那到底应该怎样回应让座呢?一句“谢谢”是否太苍白又转瞬即逝?之后,沉思许久的张老草拟一份“感谢词”,配上励志名言做背面,来到楼下打印社,按名片规格制作,100张7元,第一盒“让座感谢卡”就此出炉。 年轻女孩获卡 幸福得蹦起来 2011年一天,张大爷乘车从太阳岛返家。上车后,一年轻女孩起身让座,老人微笑着将卡赠给女孩。这个穿着时髦的姑娘双手端着卡片,连蹦带跳,高兴地说:“我太快乐!太幸福了!” 张大爷说,自从制作出让座卡后,不光是他自己遇到让座时赠出,其中很大一部分卡他还发给了其他老人,让他们在遇到让座时也将卡赠出。至今,张大爷已发出近万张卡。 2008年,一位朋友把“感谢词”译成英文,建议张老先生印在背面,因哈尔滨的外国人很多,他们常给老人让座。后来,朋友又建议把手机号码印上,留下电话不是要表示感谢,只是能跟热心的人交朋友。 张大爷经常接到获得“让座感谢卡”人的问候电话和短信。2009年冬天,一位曾得到卡片的男孩给老人打来电话。他说自己当时情绪极度低落,但这张卡片让他感觉到一种特殊的温暖,这让他重新整理心情,振作起来。 现在,张大爷仍是将“让座感谢卡”随身带着,遇到让座的人就将卡赠出。(记者 张帆)
哈市公交部门设立冰城公交每月“让座日” 每月22日乘公交“让一让”
由哈尔滨市文明办、市交通运输局、新晚报联合发起的冰城首个“让座日”,在18日取得了良好效果。“让座日”当天,市民热情响应号召,为特殊群体让座风行冰城。为进一步打造和谐交通,本报再次联合公交行业管理部门,倡议今后将把每月的22日确定为冰城公交“让座日”,促使让座变为一种时尚,提升城市文明形象。 在冰城首个公交“让座日”,全市158条编码公交线路全体响应,通过发放传单、设立展板、车载电子信息屏播放等方式,向市民、乘客宣传让座理念,引导市民在乘坐公交车时,主动为老、弱、病、残、孕群体让座。同时,各车队当遇到有特殊人群上车时,主动利用车载播音系统及口播方式提醒乘客对他们进行照顾、帮助。 “让座日”当日,全市5000余台公交车洋溢着礼让新风。在公交105路车上,抱小孩的乘客一上车,便立即有人让座;在公交23路车上,即便车厢内较为拥挤,但也阻挡不了乘客为老人让座;在公交103路车上,乘客争相让座,给孕妇乘坐公交车提供照顾…… “全市公交车每天运送乘客超过300万人,公交车既是市民集中的场所,也是展现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。”市交通运输局公交管理处处长牟志伟说,“让座不是一日之功,应经常引导、宣传,逐步形成让座理念。” 从本月开始,每个月的22日将确定为冰城公交“让座日”。选择每月22日为让座日,既是取“让让”的谐音“RR”,同时,“22”的字形又与座位的形状相似,能进一步提醒市民,鼓励大家乘公交车时主动为老、弱、病、残、孕乘客让座,营造文明和谐的车厢氛围。 目前,北京、广州、杭州、长春等城市,均已设立了“让座日”。(记者 刘希阳) 冰城首个“让座日” 哈市158条公交线路乘车市民热情响应 18日,由哈尔滨市文明办、市交通运输局、新晚报共同发起的首个“让座日”正式启动。哈尔滨市158条编码公交线路、乘车市民纷纷响应。这一天,让座成为冰城时尚。 目前,全市158条公交线路每天运送乘客超300万人次,其中70岁以上老年多达30万人次。针对此次“让座日”活动,市交通运输局公交管理处处长牟志伟说:“老、弱、病、残、孕群体行动会有不便,在乘坐公交车时,应该得到更多照顾。” 18日,为倡导让座理念,各公交车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,有的发放宣传单、有的设立展板,全市5000多辆公交车内的电子信息屏幕也被利用上,滚动播出“让座日”信息。记者在公交车上看到,无需驾驶员特别动员,只要有孕妇、老人、抱小孩的人上车,就会有乘客主动起身让座。这一天,在交通管理部门、公交车队的引导,以及其他乘客的模范带头下,更多市民乐于为特殊群体让座,使让座成为一种时尚,变成一种习惯。 “您坐我这!”昨天是冰城首个公交“让座日”,车站边、车辆上,到处都是宣传让座理念的宣传语;在车上,很多人甚至一言不发,起身让座的行为十分自然。 老、弱、病、残、孕等特殊群体,在这一天得到了众多素不相识市民的诸多照顾,他们会让这份爱心传递下去,温暖冰城。 抱孩儿妈上车 一群人起身让座 “从‘让座日’活动发起,车队就积极响应,特意赶制了宣传标语,挂在两端终点站,向市民、乘客宣传让座理念。”公交105路车队书记石慧说。 8时许,记者赶到105路经纬街终点站,车队调度室前已挂上写有“让座小举动,温暖众人心”的标语,车队工作人员正在向过往市民发放“让座日”宣传单。 随后,记者在105路公交车上切身感受到了一把“让座日”。当车辆行驶至哈三中车站时,一位抱着孩子的女乘客上车。驾驶员按响了语音播报系统,提示其他乘客让座,立刻有多名年轻人同时起身让座。女乘客感动地说,平时带孩子坐公交车也经常有人让座,但这么多人抢着让座还是第一次,“谢谢这些照顾我和孩子的陌生人,我也要以他们为榜样,教育我的孩子文明礼让。” 车厢再挤 老人家上车也有座 “让座日”当天,全市158条编码公交线路,都在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,特别是公交车上的电子显示屏也被利用起来,滚动播出“为特殊群体让座,奉献我们的爱心”等宣传语。记者昨天走访发现,让座行为比比皆是。很多时候无需提醒,市民大多会很自然地礼让需要照顾的乘客。 公交23路途经防洪纪念塔,每天都有许多老人和孩子乘车前去江边游玩,所以即便是周日乘客也不少。9时20分,记者乘坐的23路公交车行驶至大成街车站,一位老大爷上车后,还没等驾驶员提醒,坐在前面的乘客便主动起身让座。记者注意到,让座的乘客又坐了8站才下车,“老人嘛,就应该得到照顾,我年轻,站一会儿没关系。”他说。 10时许,记者乘坐公交89路车行至哈工大站时,两位银发老人相互搀扶着上车,“请为老、弱、病、残、孕乘客让座”的提示音刚一响起,坐在车前部的4名年轻人一齐站起。 市民希望 天天都是“让座日” 临近昨天中午,公交103路乘客还是挺多,车厢内没有空座。车辆行驶至博物馆车站时,一位孕妇上了车。孕妇名叫马静,来给未来的宝宝买东西,可惜博物馆区域出租车不好打,便选择了公交车。马静一上车,立刻有乘客给她让座。“上车前还有点打怵呢,怕挤着肚子里的宝宝。好心人真不少,谢谢这些好心人!” “让座日”当天,除了记者目睹到的受益者,相信还有更多的特殊群体得到了大家的关照。让座这一微小的善举,让很多人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。不过,“让座日”不应是一日之功,只有持之以恒,才能真正代表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。 昨天,在公交110路车上,为残疾人让座的刘先生说,每一次让座,其实也是在给他人做表率,感染更多的人为特殊群体让座。当让座成为一种自觉和日常行为,我们的出行环境一定会更好。 105路车队工作人员正在发放“让座日”宣传单。(记者 刘希阳 原野 刘旭) 夕阳红老人一天送出500爱心书签 13年来,哈市夕阳红志愿服务队自制爱心书签当场送给公交车上的让座者,已共计送出近10万张。昨天是首个“让座日”,夕阳红老人也很忙,车上让座的人多,书签没少送。 一大早,30名“夕阳红”老人分头行动,登上不同公交线路的早班车,对乘客宣传“和谐车厢”理念,分发“爱心书签”,鼓励市民让座。10时,记者在哈站跟随李坤才登上一辆107路公交车,一路上,见有老人上车,乘客们均主动起身让座,李坤才便微笑着送上书签,记下好心人的名字,号召乘客们学习。一上午,“夕阳红”老人们共发放“爱心书签”500多张。 李坤才说,过去有老年人上车,很多年轻人会故意把头扭向窗外,如今只要车上有老人和小孩,98%的乘客都会让座。另外,这些年过马路闯红灯的也少了。(记者 蒋铁瑛 赵猛) 来源:哈尔滨文明网 |
福建省礼仪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0
地址:中国•福建省福州市北环西路392号左海科技大厦B座10层1001 联系电话:0591-87869706 87869806
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171号
备案号:闽ICP备0810130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