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暴走团”、定向寻标、微博互动……这些年轻人喜爱的潮流活动,正在逐步取代单一的传统景点宣传和网站宣传,成为旅游推广的新思路。2013年8月17日至11月30日,在《旅游法》10月实施的背景下,海珠区旅游发展指导中心推出“寻景启事”系列活动。活动旨在通过互动的方式鼓励广大市民游客走出家门,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身边的海珠美景,并做到文明出游、了解尊重地方文化。
定向寻标 寓教于乐
邓世昌纪念馆的对联写了什么?寿字照壁的方位又在哪里?……8月17日,“寻景启事”旅游推广活动在邓世昌纪念馆启动,启动仪式通过任务卡为景点设问、参与者定向寻标竞赛的形式为“寻景启事”活动拉开序幕。
当天上午,上百个通过微博、豆瓣同城活动和志愿者组织了解到活动信息的市民,齐聚到邓世昌纪念馆,4人一组通过任务卡上的提示,完成与散布在纪念馆15处景物合照的竞赛,前五名完成者可以得到由主办方提供的小礼物。
“相当考眼力!要有观察力,还要有历史文化知识。”海珠区青协的梦琪与朋友一同前往,笑称自己是在“高人”指导下才拿到第五名。任务卡按照“寻景”难度设置了A、B、C三档以及附加题,其中在难度最大的附加题,“寻景人”需要找到“龙跃云津凤鸣朝日,桂生高岭莲出绿波”的楹联和寿字照壁。“找了很久我们才发现,楹联上写的是草书,照壁在大门的对面,如果是平常参观都不会仔细研究。因为‘寻景启事’,我们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学到不少新知识。”
中午活动结束后,梦琪等人意犹未尽,决定自行到十香园馆完成剩余“寻景任务”。“十香园馆也有15个任务点,难度感觉比邓世昌馆要大,一直到下午4时才找完。我觉得寻景活动很有意义,不仅开心、增进友情,还能丰富知识体系。看来我以后有机会真要把海珠区的旅游线路走一次了。”梦琪说。
潜移默化 文明出游
“我们没想到活动在市民中的反响这么好,在启动仪式上,最小的参与者才6岁、年纪最大的有60岁,大家都期待能多组织几次。”海珠区旅游发展指导中心的周颖诗告诉记者,“寻景启事”此后还在黄埔古村、珠江啤酒博物馆等地举办,参观人数从几十人到数百人不等,主办方还简化了活动形式,取消定时竞赛、定点派发任务卡、多点赠送纪念品,让更多市民能在引导下“寻景”、发掘海珠区的历史与文化。
据悉,最新一轮的“寻景启事”将于11月3日在孙中山大元帅府开展,市民可关注weibo.com/gzhzly报名参加。
周颖诗表示,近年来海珠区旅游发展迅速,新增了广州塔、海珠湿地、黄埔古港古村历史文化景区、十香园、太古仓码头等景点,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日渐明显。在这个背景下,海珠区在今年年初专门成立了区旅游发展指导中心,以营造更好的旅游氛围,加强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宣传推广,进一步提升海珠区的整体形象。
据介绍,“寻景启事”旨在通过互动的方式鼓励广大市民游客走出家门,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身边的海珠美景,并做到文明出游、了解尊重地方文化。尊重的前提是了解,通过举办“寻景启事”,新广州人、老广州人能对海珠文化加深了解,从而做到尊重并文明出游。
文明旅游 人人有责
近年来,国人的不文明旅游习惯饱受诟病。今年“十一”长假,人山人海的各大景区,层出不穷的各类不文明现象又一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。文明旅游迫在眉睫。
2006年8月,国家旅游局启动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三年行动计划;2011年,国家旅游局发布了两份游客行为规范——《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》《出国﹙境﹚旅游文明指南》;今年10月1日,新《旅游法》开始实施,除了对旅行社、旅游单位进行规定之外,也对游客文明出行提出了要求,“文明旅游”首次被纳入法律框架。
《旅游法》明确提出,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,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、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,爱护旅游资源,保护生态环境,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。刻画、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文物、名胜古迹的行为,可处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重的,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,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。
在这个背景下,广州市旅游局牵头各旅游景区深入开展“文明旅游、安全旅游”宣传活动,引导广大游客树立“做文明人、文明出游”理念,杜绝不良行为习惯,自觉维护环境卫生,爱护文物古迹,就更具有了现实的意义。
来源:广州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