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《爸爸去哪儿》看如何教孩子成长成才
《爸爸去哪儿》火热荧屏 虽然《爸爸去哪儿》是一档真人秀节目,但小编认为这并不认同这是一场“秀”,没有舞台没有PK,没有淘汰只有父子间的真实相处。一档货真价实的纪实真人秀节目,比娱乐节目更容易触及观众情感和引发社会对亲子教育话题的关注。 明星教子聚眼球 突显现实意义 关上门面对家人的明星是什么样子?会不会与公开场合表现的截然相反?“星二代”出身明星家庭,比一般家庭的孩子条件优越,但他们也是新时代孩子一份子,他们的教育环境能够集中体现当下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。《爸爸去哪儿》以“生存体验”的形式,展示明星在陌生场合与孩子的相处,从而具备了卖点。 亲情视角引热评 网友赞正能量 《爸爸去哪儿》一亮相,便以全新的亲情视角吸引了众多观众。有观众说,“爸爸”绝对是一档催促当代人结婚生子的正能量节目,“孩子超级萌,超级可爱,超级淘气,让人欲罢不能。”节目的大热,让不少错过首播的观众纷纷留言希望重播。为此湖南卫视将该期节目重播了八次,超过之前 《我是歌手》重播六次的纪录。 明星爸爸窘境求生折射现代家庭教育“误区” 堪称“80后育子样本”的节目《爸爸去哪儿》,让网络上关于亲情和爸爸的话题不断发酵。据调查显示,目前幼儿教育中妈妈的参与程度远远超过了爸爸,有近七成爸爸基本淡出幼儿教育。出现这样的结果不奇怪,在孩子教育中,父亲缺失长期以来就是令人关注的问题,目前这个问题仍没解决。 亲子交流减少 家庭教育问题凸显 市场经济下日益方便的消费,把很多家庭服务和家务活慢慢推向了社会,孩子再也看不到父母为他们忙碌的身影,亲情越来越远;人们的思想越来越解放,更加崇尚个性化的生活,夫妻离异现象与日俱增,单亲家庭的子女抚养成为了新的课题。 中式教育中父亲经常缺位 这几年,与孩子的母亲相比,甚至于孩子的祖辈相比,我国父亲为孩子投入的时间显然不足,特别是在教育上有缺位。调查发现,80%以上的幼儿园大班爸爸承认从没开过家长会。在家庭日常生活或集体活动中,父亲的缺席也不少见。 很多母亲认为带孩子是自己的责任 在很多母亲看来,照顾孩子理所当然应该是自己的责任,老公工作繁忙,这点小事不应该打扰他。但是恰恰相反,父爱与母爱是完全不同的,在现代社会中,良好的女性特征得到社会的推崇,即会关心人、体贴人,有良好的同情心、善意;而良好的男性特征,即独立、自主、坚强、果断、自信、与人合作、有进取心等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。 认为报个班就能教好孩子 而当代家庭教育,父母让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,占用课余时间,也缩短了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时间,仅仅是换来孩子的一技之长,或者是满足自己内心的攀比之心,却忽视了教育孩子的真谛,就是陪伴,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及时的疏导孩子的内心,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。 爸爸应该教孩子这些品德:自信独立、乐观善良、团结友爱 ·父爱回归 让明星做回爸爸 对于各行各业的父亲们来说,节假日的加班,公务的繁忙,使得时刻陪伴孩子成为一种奢侈的“业余活动”。而“明星”父亲,终日在聚光灯下,其实更想在家庭中展现他们的父爱,所以这些“明星爸爸”聚集在节目中,在户外同孩子一起感受不一样的生活,并且在感受的过程中,正视自己教育孩子的不足,更加注重与孩子内心的沟通与交流。 节目组将各位爸爸对未来几天即将经历的担心,包括不会做饭等等,都实时用镜头记录了下来。而当拍摄到山村生活时,通过父亲与孩子共同克服困难、共同生活、共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、实时与孩子沟通的过程,让爸爸们更深的体会父亲责任、母亲的不易。而孩子在此过程中不但表现了各自的问题,而且与父亲建立更深的信任关系,感受父爱。 · 爸爸有助孩子性别角色的养成 父亲对孩子的个人良好品质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在与父亲的不断交往过程中,孩子会不自觉地模仿父亲的行为,所以父亲一定要给孩子做出好榜样,父亲是孩子初期教育中重要的游戏玩伴,与正规的教育相比,这种言传身教更有助于孩子正确理解他人的情感、学会正确运用自己的行为反应,更有助于性别角色的正常发展。 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,在成长的过程中本身就已经有了孤独感,而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亲的参与,男孩子多少会缺少点阳刚之气,并且遇事解决事情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模仿母亲的做法,缺少男人做事的气概和大度。
结语 许多年来,父子教育一直都是家庭教育中比较重视且比较薄弱的部分,面对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,“父亲”这一特殊的称号,是否可以担当起那份责任,是否可以“亲力亲为”;对于孩子来说,父亲不仅仅是“给予”,更多的是“陪伴、教育”。
|
福建省礼仪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0
地址:中国•福建省福州市北环西路392号左海科技大厦B座10层1001 联系电话:0591-87869706 87869806
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171号
备案号:闽ICP备08101305号